中華文明源遠流長,早在我國古代時期,就誕生了用膏藥治病的習慣,古代的中草藥學家用膏藥為百姓治療各種疾病,收獲了良好的治療效果,因此這種治療方式一直流傳到了今天。古代的人們僅僅使用一些植物的葉片、表皮、根莖等等,敷于傷口或者疼痛之處的表面,來實現止痛、止血等效果,有的膏藥甚至能夠極快地促進傷口表面愈合。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試驗,誕生了最早的膏藥療法,也稱作貼敷療法,膏藥的好處不勝枚舉。
第一、用膏藥治病是我國經典的療法之一,這種外用治療疾病的方式,遵循了人體活動規律,中醫辨證論強調中藥的功效,要全方位調動各種中藥之間相互作用的能力,讓中藥與中藥碰撞出神奇的藥效,從而更好地發揮中藥的神奇療效。一貼膏藥里往往有很多味中草藥,正是這些中藥的相互作用,使得膏藥療效顯著,遠遠勝過了其他藥物療法。
第二、膏藥還具有快捷的特點,膏藥的使用方法非常簡單,取材也十分容易,相比之下價格低于其他藥物,并且使用起來沒有皮肉之苦,因此十分容易被人們接納。
第三、膏藥的治病范圍非常廣泛,而我國患有腰部、頸部、肩部、腿部傷病的人群又十分龐大,慢性病人數激增,中老年人人口比重大,因此膏藥有著極其廣闊的市場,非常受消費者的喜愛,已然成為了消費者居家的常備藥品。
第四、簡單的一貼膏藥,就能緩解疼痛或者減輕不適之感,這對于具有風寒疾病或骨骼疾病的百姓而言,是找不到什么拒絕的理由的。相比之下,藥物療法需要時刻注意藥物的副作用、藥物的用量以及藥物間的不良反應,而膏藥沒有過于繁雜的注意事項,是貼近百姓的良藥。
第五、膏藥具備易于儲存的特點。傳統的草藥尚且容易保存,但熬制成中藥湯后,就十分容易變質,并且不利于攜帶。西藥也存在變質的問題,過了保質期的西藥甚至可以引發嚴重的藥物過敏或者藥物中毒。而膏藥,作為中藥的一種形式,非常利于保存,保質期也比湯藥持久,只需要保持遮光、干燥以及密封,就能保存很久,并且,過期的膏藥也不會有致命作用,即使是誤用了過期膏藥,也不會產生不可挽回的損失。
正是由于如此多的優點,使得膏藥成為經久不衰的治病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