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起狗皮膏藥、牛皮膏藥這種傳統的熬制膏藥來,也許很多人都會覺得這種方法太老土了?伤鼌s是熱賣的橡皮膏藥的鼻祖,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。
研究膏藥50多年的王法祥教授認為,盡管傳統的熬制膏藥有著諸如使用麻煩、難以清理等弊病,但這并不妨礙它的存在價值。
由于最早制作的膏藥常使用牛皮紙、狗皮、膠布等材料貼敷,所以被人們形象地稱為牛皮膏藥或狗皮膏藥。
傳統膏藥在熬制時,一般會先將梧桐樹上的油裝進土鍋里,根據火候的不同熬上2—3小時,再把藥材放進鍋中一起熬制,同樣熬上2—3小時后,再把藥渣去掉,放進有解毒效果的藥材中,熬到看上去比較黏稠的程度時取出,用牛皮紙、狗皮或膠布粘住,涼到一定溫度時即可貼于患處。
在選用藥材上,傳統熬制膏藥與普通橡皮膏藥基本相同,一般有當歸、丹參、三七粉、麝香等,根據各種病癥略有區別。
這種傳統膏藥通常都是采取內病外治的方式,讓藥物透過皮膚,直接作用于身體各部的經絡穴位上,以達到平衡陰陽、活血化淤、消腫止痛的作用。
橡皮膏藥和傳統熬制膏藥由于制法不同,因而各自的藥效及優缺點也不同。橡皮膏藥經過提取和加工,外觀比較好看,且攜帶方便。但橡皮膏藥的成分比較固定,所以其治療病癥的針對性會稍弱。
而熬制的膏藥雖然看起來不好看,且熬制時間長,但原始的藥材沒有經過任何提取和加工,藥效更加持久,治療范圍更廣。此外,熬制膏藥可以根據病癥特點單獨進行配制,所以能夠給予個性化的施治,有著橡皮膏藥難以比擬的優勢.